郑德勇:《中医养生之书》之五——金锋抖肘之心性修养平静心的力量 原创郑德勇 成都岸灯益生文化2023-05-19 19:12 发表于四川
“以吾之心,使吾之气,适吾之体,攻吾之疾,其何往而不愈哉”。古人这句话非常之豪迈且有见地,修炼养生,治病者当以之为座佑铭。想通过修炼而治病强身者,当天天默诵几遍,给自己以信心,以良性信号。 这段话是陈全林师对前贤们话的肯定与发挥。我见了抄在本子上,在生活中。包括在调理中体验很多。是“心使气曰强”的具体应用,在医疗中常常发挥奇效。 但这里的主体是“心”,而执行者是气。而你的心灵是什么样的状态使用这个气?这一点很重要!!!以慈悲的心使这个气,那这个气含有慈悲的信息。这个气出去有犹如观世音菩萨净瓶里的水,有滋养万物的力量,对己、对人、对万物,皆有增益的力量。 因为金锋抖肘炼的是气,这个气无好无坏,犹如一把宝剑。运用之妙,全在一心。在于心的修养状况,以及心的净化程度,如果是以一颗平静的心,慈悲的心,止于至善的心使用这个气。那真是妙用无穷。如果是嗔恨心使用这个气,则是对己对万物的一种伤害。 这段时间里看元君老师的《丹道演义讲集》讲了很多就是怎么样修心。我理解为是将严新老师在“大悲洗心法”讲的修心要点,即“以最大的善意,最大的慈悲的对待一切有缘人,最大的理解周围的人所做所行”,是对这一心法的展开来讲的。 如果是有严师讲的这个心性修养,则是“仁者”。以这样的心来练习“金锋抖肘”,则练习过程中心平气和,一切无碍。 怎么样训练这样的“心境”呢?我的体验多用凤仪先生之言来训练自己的心性。先生言:“我们事业的本质是治己而不治人,托底就下。不假一毫势力”。即是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”的修养法另一种说法。在生活中,工作中,对遇见的一切境遇。皆是心是显化,皆要从内心中找到对境。这就是“治己”,因为外在的一切皆是心境的变现。即一切境皆随心变化而变化。治己,则外也会变。这是佛道修养对自己的要求,治己而“自净其意,自清其染”。这样抓住一切机会返观心性。不放过清理的机会,以及消业的机会。而托底就下,就是对外。在任何事情中找到好处,找到清理自己的内心现在包括过往的负面的东西的机会,这一块儿《零极限》讲得很透,或《细思信愿行》这本小册子也讲得很透。这也是《丹道演义讲集》中反复强调的观点。讲到了这个方法对心性训练的重要性。 这些道理,我现在看到很能入心,也印证了自己十年心性磨砺过程中做得是符合这个,没有走偏,心性一直在成长。 这样在工作中,生活中就可以做到“心平气和,善待有缘”,你可以以观照的力量来转化内心的情绪,清理身心的污染。这是个很美好的过程,也是个享受的过程。随着身心的清静,你有智慧来应对生活中的一切。如前贤言:“事来则应炼己性,事去心空养己命”。这样行去,会有和谐的家庭、幸福的人生、美好的未来。因为你懂了“境随心转,相由心生”的道理,则人生的未来一切无惧。可以勇往直前,开拓幸福的未来。 这个只对自己的心性提升有用,对常人笑笑就好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