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4305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南怀瑾老师:这位法师真了不起,有此深心,我对他很恭敬

[复制链接]

1222

主题

1456

帖子

6597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597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0-4-9 11:00:1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觉明 于 2020-4-9 11:07 编辑

南怀瑾老师:这位法师真了不起,有此深心,我对他很恭敬

原创 南怀瑾先生著述 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

“深心是菩萨净土,菩萨成佛时,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。”深心与浅心相对。一个穷人如果在路上捡了三十万元,当天晚上一定乐得睡不着。有钱的人,一笔生意赚了一亿,可能只笑笑说还可以,这是心量深浅的问题。大家打坐有一点点境界就很高兴了,想自己快成佛了,明天打坐怕境界飞掉了,这就是心浅。你们作早晚功课要念《楞严经》中阿难作偈子:
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

什么是深心呢?深心是菩萨净土,一切功德,万善庄严,没有哪一点不修的,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。今天叫你做件小事,马上就想为什么找我,为什么不找别人?这样子怎么成就功德?什么是“具足功德”?就是万善庄严。大家喜欢讲禅,什么青蛙跳水扑通一声,荷花开了,真是发疯了。什么是禅?禅宗祖师们说过:“实际理地不受一尘,万行门中不舍一法。”你修得到吗?“实际理地不受一尘”,就是把生生世世的业力习气烦恼一概丢尽,实际理地是实相般若,不受一尘。一起心动念就是行,修行万行门中不舍一法,就是万善庄严。所以我常常看到同学们的行为动辄为己,自私心重,不发心,成了杨朱的徒弟,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也。如果这样能够成就,那我的佛法就白学了,我不是上当了吗?佛法决不是这样的!
我再读一次,“深心是菩萨净土,菩萨成佛时,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。”心要深,要厚道,包容,善心,那么深,菩萨成立佛土的时候,更具足一切功德的众生才能往生佛国啊!你们修药师和净土法门的要特别注意了,不要以为光叫几声佛名就可以往生的,你念佛要像父母忆子女那样的念。这只是修的功而已,你还要有“具足功德”的德。《净土经》上告诉你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阿鞞跋致,就是八地以上不退转的菩萨,那已经深心具足一切功德,岂有不往生之理,这就是它的秘密。所以凡夫众生,以贪求妄想之念,要想往生佛国,是何其狂妄而愚痴啊!*****

“以出家法,起于深心。”出家是为了证得菩提成佛,因为出家所以能摆脱世俗很多的障碍和拖累,能够专心一致去修法,找出自己的本心,而起深心。可是大部分人出家是偷懒法,逃避现实,当然偷懒法也是八万四千法门之一法,真的,不是说笑,你看有好几个禅宗祖师都是以懒法成道的,但是你没有那个本事学。为什么要出家?是为了起深心。这个深心在佛典上经常出现,《楞严经》的偈子:“首楞严王世希有,销我亿劫颠倒想,不历僧祇获法身,愿今得果成宝王,还度如是恒沙众,将此深心奉尘剎,是则名为报佛恩。”出家不是让你来偷懒的。
什么是深心?非常值得研究。一般在家的大学者,好像欧阳竟无、熊十力师徒,我与他们是忘年之交,还有好几位,包括王恩洋、吕秋逸等人,他们虽然是在家人,可是终身不娶,所以他们学问成就是这样扎实。出家法不要讲戒律了,用中国道家的观念,黄石公的《素书》所讲:“绝嗜禁欲、所以除累”,为什么要出家?也就是要离情弃欲,离开世间一切情感的困扰,抛弃世间一切的欲望,这样就摆脱了一切拖累,可以专心一致用功。
讲到出家的大师,像是太虚法师、印光法师、虚云老和尚,我年轻时都见过的。当年我们学佛,比你们这些大专学生调皮多了,你们这“散”男子、“散”女人,是散开的散,是希望他们离开远一点。我们当年碰到这些真修行的法师,不顾一切,敢在大街上就跪下来拜。但是当时对太虚法师,虽然他盛名传遍世界,我们看到他却是不理的,觉得他只是讲讲佛学的,没有修持。一直到了后来,我才跟我的老师讲,“先生啊!我们看错他了,太虚法师是有修持的。”老师还把胡子一拉,“哦?真的啊?你有何所见?”
事情是这样的,当时太虚法师坐火车回首都南京,南京火车站欢迎他的人真是人山人海,很多还是很有地位的人,是他的弟子。这就像当年虚云老和尚,他威风也大了,连国府主席林森都亲自拿着香,率领文武百官跪在码头迎师父下船。这些大法师受人尊敬拥戴,真是菩萨各有各的眷属。话说太虚法师,乘火车一到南京,他老先生下了车尿急了,不管前面的军民男女人等,转过身把袍子拉开就小便,状若无人,尿完了旁边跟着的人就对他说:“师父,他们都来欢迎你的。”他说:“噢!好!阿弥陀佛。”我看到这一点,心想,唉哟!这位和尚不得了啊!他对这所谓的荣耀没有动过念头,他无所谓,管你那么多男的女的,袍子拉开来就屙尿了。有些老太太女居士都不敢看,他可自然得很。你不要说他得什么大定,就算是个昏沉定也不得了啊!目中无人,都空了。这是一,因此我就开始注意了,觉得过去多年对他的成见太深了。
太虚法师的左右不用小和尚,也不摆威风,他一辈子那么多著作,全部精神都在佛经上,真是发起深心的。他旁边只用两个在家人,那时候叫茶房,现在叫服务生,他给人家薪水的。那么多人来皈依他,膜拜他,都要给供养,他一辈子持戒律不摸钱的,都是由茶房捧进去了,太虚法师决不会到后面问茶房收了多少钱,用出去的也问都不问,这都是我们所见到的。
讲这些故事给你们听,不要说他的修持如何,就算不修持,他昼夜都在经典上,在佛学的学理上专修,就了不起了。所以,“以出家法,起于深心”啊!不只是你们,许多国内外的教授来了这里,我都把他们当小孩子,不只是年龄上的小孩子,也是学识上的小孩子,为什么?现在人读书作学问,都没有发起深心。学佛更是要起深心,也就是戒定慧三学都要深入。例如你们都受过戒的,我只要一考你戒,就绝对答不出来,你二百五十条戒都背得出来也还是不懂戒,为什么不去研究大藏经的律藏?古人说:“为求无事披袈裟,披了袈裟事更多”,为什么事更多呢?更要精进,昼夜专心一致在求道,找出这个深心来。出家人不清楚这个观念的,就是在逃避现实,非出家法也。

*****

“深心是道场,增益功德故。”深心非常难,前面已经讲过深心,你们作早晚功课要念《楞严经》中阿难作的偈子:“将此深心奉尘剎,是则名为报佛恩。”但是一般人用心都很肤浅,要大智慧成就了才有深心。譬如大家觉得唯识就很难懂,它是把心的作用、心的体相,作深刻的分析。心在哪里?心脏不是心,头脑也不是心,真正能思想能作用的心你找不到,这个心王不可知,禅宗讲明心见性,你就见不到。真明白了深心,这就是道场,因为有了深心就可以修一切佛法,增益功德。大家不要以为捐了钱是作了些善事就沾沾自喜,真的大善事要有智慧来作,很难啊!有时帮助一个人,以为是善事,结果是坏事;有时不帮助一个人,看起来是坏事,反而是善事。这个处理就要靠深心,所以深心是智慧的成就。道场不是有形的,不是只有庙子是道场。
《维摩诘的花雨满天》(东方出版社)-------------



这一代有位大师--太虚法师,当年我们认为他不大对的,后来我很佩服他。今天中国佛教,你们这些青年僧众所改变的,都是从他手里改变的。原来大家都骂他是政治和尚,现在想起来很了不起。他本来是新闻记者,而且跟随国父孙中山搞革命的。大家都骂他是政治和尚,一天到晚在中央政府来来往往,当年我们也看不起他,讨厌!认为他没有道。但是,他的著作多,一个人一生写那么多的书。他有几句名言: 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。人成即佛成,是名真现实。 人做成功了,人格发展到极点,就成佛了。这就是现实,这才是真存在主义的存在。现在西方的存在主义,简直是不通!这个存在--现实包括了过去,也包括了未来;既无过去,也无未来,无大无小,非大非小,非内非外,即内即外,当下即是。 太虚法师这个偈子好得很,我们后来看了这首偈子,都惊讶了:哎呀!太虚(连法师都懒得叫)这首偈子蛮有道理。后来,我对他很恭敬,原来我都不想看他,我不喜欢找名气大的法师,认为没有时间修行。后来我很敬他。太虚法师的皈依弟子那么多,每个弟子皈依,都要供养,给红包。他从来没有看红包,一块钱或两块钱,他从来不过手,钱堆积如山,看都不看,持戒!手没有摸过钱,这也是出家人的戒条,他也不管多少,他们怎么用也不管。一生如此哦!谈何容易,他是自然的。 第二点,我晓得他很有定力。他有一次到南京去,中央政府找他有事。他在南京的弟子很多,朋友也很多。他到南京,一般要人、政治上的大官都去迎接他。他下了火车,小便急了,他就拉开裤子,当着大众就撒尿,他也没有管前面那么多人,他也忘记这些都是人,忘了这些境界,他又不是疯子,就拉开裤子撒尿了。那些迎接他的大人,就扶他,师父啊!到这边来撒尿。他不管!男男女女一大堆,而且都是要人。我看他戴一副眼镜,嘿!这个和尚一天到晚都在定中,了不起!怪不得死后,有那么多的舍利子。后来我跟我那位袁老师讲,有时我们也看走了眼哦!袁老师说,对呀!了不起。这几句话真了不起,“人成即佛成,是名真现实”。现实,何处安心?现在就是,不必求安心之处,自然安了。这些都是前辈的作风,可惜,现在你们参学,没有地方看到这些人物。现在回想太虚法师真是了不起,的确有他的愿力和成就。
《习禅录影》《药师经的济世观》

转载自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-8wrZf_f7fsoGF-8_siO-g
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Comsenz Inc.  

GMT+8, 2025-5-12 11:36 , Processed in 0.582031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